隨著新住民和原住民人口日益增加,桃園市愈來愈重視多元族群間的融合與共創。桃園市府原民局、教育局於6月3日於桃園市新住民文化會館,舉辦「新住民配偶生活適應輔導及綻fun新生活多元活動」講座、原住民綁繩DIY教學,吸引約40位來自於越南、中國、印尼等國家的新住民姐妹、眷屬以及原住民朋友們參與,期透過互動交流,增進族群融合。
桃園市原民局主秘馬佳均強調,桃園是多元族群的城市,市府辦理雲南米干節、潑水節、閩南文化節等不同族群文化,這些活動更成為桃園的亮點。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黃英貴主任黃英貴說,只有透過學習,才能成長,鼓勵更多新住民朋友樂學,融入桃園。
▲ 原民局主秘馬佳均強調桃園多元族群讓族群節慶活動成桃園亮點。(照片/桃園市新住民協會提供)
出席活動的桃園市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副執行長牛春茹,是來自大陸的蒙古族,因也是新住民,對於新住民朋友的關懷照顧,格外重視;牛春茹說明,隨著新二代的成長,相信桃園新住民文化的推動,需要更多新二代參與和傳承。
▲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黃英貴主任說明,新住民政策日受重視。(照片/桃園市新住民協會提供)
目前就讀小學4年級具原住民身份的李同學,今天跟母親一起來參加講座與手工DIY活動。李同學認為今天的活動內容很有趣、希望以後能夠有機會再參加。而目前從事印尼通譯的印尼新住民陳瑞香,特地從龍岡來參加活動,她認為透過活動能與許多新住民朋友相識,是最大的收穫。從越南嫁來台灣9年、目前在台達電公司擔任國際業務主管的陳碧玉,特帶兩位小朋友參加活動,陳碧玉認為除了可以讓小朋友認識越南的文化外還可以學習原住民綁繩DIY製作。
▲來自大陸的蒙古族牛春茹格外重視新住民朋友的關懷培力。(照片/桃園市新住民協會提供)
桃園市新住民協會的林桂金理事長表示,感謝桃園市原民局和教育局提供優質的跨族群活動。此次活動邀請到新住民阮清心和原住民陳淑美擔任多元文化和原住民綁繩DIY教學的講師。林桂金理事長強調,6月10日上午08:00在大溪原住民文化會館還有一場多元文化的講座,熱烈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與。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黃英貴主任表示,跨族群活動不僅能夠增進不同族群之間的文化了解,更有助於個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與歸屬感,共同建立一個充滿尊重與包容的美好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