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易達/桃園報導
2025桃園閩南文化節「藝閣踩街」活動,7日在八德區盛大開走,40組在地團隊熱力登場,以創意與傳統融合的方式,化身為一台台流動舞台,打造專屬桃園的文化盛典。其中,今年還有5組新住民團隊加入行列,為藝閣踩街注入豐富國際色彩。
▲桃園市印尼文化交流協會製做的藝閣車。(圖/邱聰寶提供)
由東南亞餐飲業者組成的桃園車站商圈協會,以摩摩喳喳與青蛙下蛋為主題打造甜品藝閣車,巧妙融合東南亞與台灣庶民飲食文化,展現新住民文化的創意與活力。印尼文化交流協會理事長謝努濃說,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印尼文化,協會首度參加藝閣踩街活動,出動新二代集思廣議製作藝閣車、參加踩街活動,而和桃園有更多的情感連結。
▲南洋食光號的設計者林雋曄。(圖/鄒文玉提供)
市府文化局指出,藝閣是閩南文化中極具特色的一環,與傳統信仰、戲劇、節慶習俗密不可分,過去由人力推拉穿梭街頭,被譽為最吸睛的「行動舞台」。桃園市政府自2014年起透過閩南文化節活動推動藝閣文化復興,相較北港等地多改以車輛牽引,桃園仍保留傳統人力推拉藝閣車的形式,讓藝閣文化以當代樣貌重新綻放。
▲新移民女性關懷協會打造的藝閣車。(圖/邱聰寶提供)
桃園多元族群共融的特色,也在藝閣踩街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來自新屋的蚵間社區以臨海文化與媽祖信仰為主題創作藝閣,呈現居民對海洋庇佑的信仰情感;伯公岡客家協會則將埤塘景觀與客家開墾精神搬上藝閣;雙榮里則融入原民圖騰與山林意象。
▲新住民團體參加藝閣踩街,融入在地。(圖/楊慧青提供)
即日起至6月22日,所有藝閣車將在八塊厝民俗藝術村展出,錯過踩街的民眾也能近距離欣賞這些結合工藝與創意的創作。展覽首週加碼推出「預測藝閣車金獎」活動,完成指定任務即可參加抽獎,把精美小禮與神秘加碼大獎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