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30日

▲ 張景森政務委員強調,台灣茶產業與歷史密不可分(照片/李小艾 提供)

茶改場120週年慶:感受「台灣茶,世界香」的魅力! 

茶改場120週年慶:感受「台灣茶,世界香」的魅力!

茶業改良場(茶改場)慶祝成立120週年,宣布轉型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為慶祝此里程碑,茶改場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場慶暨機關開放日活動。活動中包括國際茶會、嘉獎優秀員工等一系列活動。

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農業部改組後,對於茶改場來說,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是一個巨大的轉型契機。各國茶人對台灣製茶技術和品種的肯定,證明了「台灣茶,世界香」的口碑。

出席茶改場120週年場慶的政務委員張景森表示,台灣茶產業和歷史密不可分。他在1980年騎自行車從台北回老家雲林時,清晰地記得第一站要休息時需要爬上林口台地,而那時候周圍都是茶園。如今,茶園已經不容易找到了。張景森高度讚揚茶改場的專家蘇宗振,稱他是一位行銷茶葉的達人。蘇宗振常以「喝台灣好茶,就不會得骨質疏鬆症」這句口號來推廣台灣茶。

▲ 茶改場嘉獎活動:許家甄、江家恩獲「最佳人氣王」(照片/李小艾 提供)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提到,茶改場在過去120年與業界共同努力,創造了茶產業的光明前景。未來,茶改場將繼續結合歷史文化,運用最新的創意,創造更高價值的成果。茶改場在說明中指出,今年配合農業部的改組,茶改場將轉型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面對極端氣候、農業勞動力減少、消費者偏好轉變和國人對品質和安全的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台灣茶產業亟需轉型。

茶改場指出,在科技研發和產業輔導方面,茶改場將以健康、安全和快速即飲的「次世代健康茶飲」為目標。為了應對勞動力短缺並積極引進智慧省工低碳排技術,茶改場首次向外展示智慧製茶生產線。從茶菁進入茶廠生產線後,透過影像辨識技術評估其老嫩度,再透過智慧控制萎凋程度,接著進行殺菁、揉捻和乾燥等工序,一氣呵成。這符合安全省工智慧化的產業趨勢。

▲ 茶改場將轉型為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照片/李小艾 提供)

此外,茶改場也向公眾展示了沉浸式教育體驗,首次開放讓遊客透過觀賞影片身歷其境,享受茶山美麗景緻。這項技術可以應用於茶園導覽、茶園栽培技術、農機教學和茶葉製程教學等領域。同時,茶改場邀請全國學生創意茶飲比賽的獲獎選手現場展演,展現高中、職業學校和大專院校學生對茶的理解和創新思維。國立仁愛高級農業職業學校的許家甄和江家恩兩位同學在「最佳人氣王」票選活動中獲獎,並獲得了新台幣2萬元的獎金。

茶改場將繼續致力於茶業的創新和發展,並與業界合作,為台灣茶產業的未來開創更加光明的前景。這個重要的轉型契機將使茶改場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並為消費者提供更健康、安全和創新的茶飲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