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崁文化協會與蘆竹區公所、尊爵天際大飯店、小魚人文設計等在地公私部門合作開發了「九豐格」伴手禮,內含九種精緻的點心。
「九豐格」是南崁文化協會提出的一個包容性概念產品,與尊爵大飯店合作開發,延續了對食物色澤的專注,並注重使用優質而簡樸的食材。尊爵餐旅《千塘行旅》的總經理簡歆瑜與五星主廚團隊一同合作,共同研發了九種全新的「新米食小品」。
簡歆瑜強調保持客家傳統簡樸特色的同時,注入美感和藝術元素,以提升客家餐食的品味和藝術價值,並期望創造出新的高度。
▲九豐格客家伴手禮,以白色系為基底色,黃色作點綴,再以綠色、淡紫色做跳色設計。(圖/尊爵餐旅事業《千塘行旅》總經理簡歆瑜提供)
小魚人文設計總監游景龍則表示,餐食的設計必須以色彩為先,因為色彩是最吸引人的元素。九豐格伴手禮中的點心包括以白色為基底的「山藥肉鬆砵仔糕」、「客家素粉粿」和佈滿白椰絲的「黑糖糕」,這些點心扮演著客家桐花白色的定色功能,並位於九豐格的「凸」字位;以黃色為基調的「焦色蘿蔔糕」、炸得金黃的「紅豆粢粑捲」和「圓滿綠豆糕」則分別位於九豐格的1、3、6格位,彷彿是點綴的頭飾;另外,抹茶發糕的綠色和芋頭糕的淡紫色則帶來跳色的設計。這些色彩搭配使得九豐格伴手禮更加豐富多彩。
▲「九豐格」客家伴手禮見面會,安排「龍潭愛樂管弦樂團」五重奏演出、新竹「菲揚飛揚舞團」及「艾克樂團」助興。(照片:南崁文化協會提供)
在地市議員張桂綿分享了她作為南崁媳婦的感受,尤其是對於九豐格伴手禮中的「炸春捲」的驚喜。她表示,一口咬下去,卻發現裡面是紅豆麻糬,這讓她想起閩南人稱之為「麻糬」,而客家人則稱之為「粢粑」。簡歆瑜則強調了主廚在製作這款點心時的堅持,他們先將糯米磨成粄脆,蒸熟後再用杵臼槌打出黏度,最後包裹在春捲皮中炸至酥脆黏蜜的口感。這樣的創意和獨特口味讓九豐格伴手禮保持著新鮮感,讓顧客驚喜連連。
▲「九豐格」客家伴手禮見面會於南崁光明河濱公園舉行。(照片:南崁文化協會提供)
隨著2023年世界客家博覽會的舉辦,南崁地區正積極打造自己成為重要的觀光旅遊目的地。南崁文化協會將持續舉辦多樣化的文化活動和推廣活動,展現南崁地區的魅力和活力,吸引更多遊客前來探索、品味並感受南崁獨特的客家文化。九豐格伴手禮的成功發展彰顯了南崁地區對於客家文化的重視和推動,為地方注入了新的動力和創意。
九豐格伴手禮見面會暨《有閒來寮,客來饗樂》音樂會,27日晚間於南崁光明河濱公園登場,市議員張桂綿、錢龍、市府客家事務局專門委員林作嘉、市議員劉勝全辦公室主任、市議員許清順辦公室主任亦到場參與。